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。”文天祥《正气歌》如是说。天地之间有一种正气,万物因之生生不息,置之当今,可谓能量之源。而在滚滚新时代洪流中,正气以正能量的形式注入到每个人心中,愚以为,正能量所带来的不仅有积极乐观的朝气,更有昂扬向上的行动力。
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来,正能量早已贯穿了整部史书,从孟子的浩然之气到董狐的秉笔直书,从苏武牧羊到诸葛亮鞠躬尽瘁,从李贺笔下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”的豪情壮志到郑燮口中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的铁骨铮铮,从红军二万五千里迢迢长征到广大科研工作者自力更生而得的“两弹一星”……正能量成为一道光耀的脊梁,代代相传,薪火不息。不仅仅给予人们积极乐观的处世精神,更激发出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最纯正最昂扬的动力,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国。
或许有人会说,骨感的现实无法让人真正乐观,以佛系的心态面对生活,方为正道。揆诸当下,工作压力日益加增,“996”层出不穷;生活不易,肩扛车奴房奴孩儿奴多重“奴身份”……年轻人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便利,也承受着社会高速运转赐予的疲倦与焦灼。在与生活的过招中,我们用泛娱乐、丧文化、佛系心缓解压力,昂扬奋斗的正气慢慢退潮,暮气渐渐袭上心头。此为正道耶?为至乐耶?细而思之,非也!正如韩昌黎在《进学解》中所言: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。”正能量的缺乏将使人失去行动力,而没有昂扬行动力的我们又该如何推动新时代的洪流呢?
鲁迅先生百年前的文字依然振聋发聩:“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。”天地有正气,尤其在当今所处的时代三峡,正能量更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举动中绽放。最美司机吴斌在短短41秒时间内,强忍受伤的剧痛停稳大客车,换来24位乘客的安全;时代楷模杜富国面对复杂雷场,英勇负伤,保护了战友;凉山森林火灾30名扑火队员救援作业时壮烈牺牲,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祖国大地……他们都将自己内心的正能量,化为一股昂扬的行动力,化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崇高的使命感,可歌可泣。
当然,正能量的昂扬并不代表一味的求进,更应理性待之。追溯“正”字的本源,正者,征也。在新时代,正能量更应“征之有方”,在一日千里的发展背后,更有道德伦理、生态环境等问题值得探究。因此,奋发的行动不应是心血来潮的举动,而更需在新时代的理性与法治的框架下进行,由是,浩然之气方可助力时代发展。
浩然之气,至大至刚,让我们传承先贤与时代英雄的正能量,用自己正气、朝气装点新时代的星空吧。
指导老师苏远勤:这篇文章的立意可用《菜根谭》“养天地正气,法古今完人”来概括。“正气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,赜超同学在文章中梳理出中华民族一段可歌可泣的正气史,形象地阐释了这个概念,并赋予它新时代的新内涵——昂扬向上的行动力。“文章合为时而著”,小作者的立论起点是忧心于时代洪流里青年人弥漫的“负能量”,一种与“正气”相反的“暮气”,行文中体现出一个年轻人对中华传统精神与时代传承的思考。